GB/T 5249-2013/ISO 4003:1977可渗透性烧结金属材料 气泡试验孔径的测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的方法称为气泡试验法,适用于以“气泡试验"方法测定可渗透性烧结金属材料(过滤器、多孔轴承、多孔电极及具有联通孔的其他元件)的孔径。
气泡试验是一种金属多孔材料质量控制的测试方法,不适用于衡量金属多孔材料的等级,也不能准确判定金属多孔材料孔径及孔径分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163—2006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可渗性烧结金属材料 密度、含油率和开孔率的测定。(ISO 2738:1999,IDT)
3原理
用试验液体浸润试样,试样密封后,用试验液体浸没试样。由试样的另一面通入气体(通常是空气),再逐渐增加压力,观察试样表面,当第一个气泡出现时,测定其压力值。根据此压力值和试验液体的液面到试样表面的高度等参数即可计算出试样的等效气泡试验孔径。
4气泡试验孔径
气泡试验孔径是试样的最大等效毛细管直径,由第一气泡对应的压力计算。第一个气泡将在具有最大喉道的孔里形成,喉道是这个孔的最窄部位。气泡试验孔径测试测试的示意图见图1。
假设气泡在充满试验液体的等效圆柱形毛细管的端部形成,等效圆柱形毛细管的直径与形成气泡压力间的关系用公式(1)表示: